一只蜗牛的十八年

文/周墨白

山师本部的樱花快要盛开了,在这个青春的季节,在这个花开不败的季节。

恐怕我的老师或者说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会有这么一天吧,我这种曾经倒数的学生居然也能站在这样的好的大学里看这样美的樱花纷飞。似乎有些美好到不真实了,然而又有什么不真实呢,我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有什么不真实!

也许我早就该写下我对过往的追忆了,可是我很害怕,害怕去回忆那些苦的痛彻心扉的日子。前几天,在贴吧写了一个学习攻略,遇到很多人向我倾诉他们的迷茫与彷徨。看着他们张皇地走在我曾走过的路上,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我有必要告诉他们我是怎样走过这段荆棘密布的青春路了。

一只蜗牛的十八年

高考完,拿了全校第二。

很多人说,周墨白你真厉害,简直文科天才。

天才?听起来流光溢彩,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词啊。可是事实呢?这样一个轻描淡写的词就抹去了我十几年的努力吗?我的成就难道是天赐的?

我想除了我的父母和我没有人能懂得为了高考那个成绩我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1997年,我出生。

2000年,依旧不会说话。

父母怀疑我是哑巴或者智力缺陷,去医院检查,医生判断为语言学习迟缓。人们常说”三岁小孩惹不起”,三岁小孩该有怎样的表现我想大家是清楚的。我想我天生就不是一个学习的好材料吧。

2003年,小学。

我终于上了一年级。因为一直在农村长大,和城市小孩的教育不同。当城市小孩学儿歌的时候,我学会的是抓泥鳅,更加讽刺的我竟然还学会了抽烟,听说后来用了很久才戒掉。于是,当同学们唱起“春天在哪里”的时候,我是迷茫的。

于是,当同学们熟练的从一数到一百的时候,我是迷茫的。

一颗野惯了的心想一下子收起来是很难的,第一天因为看高年级的同学弹玻璃球忘了进教室被罚站在外面,第二天忘记带作业本。第三天学习拼音,不知道是否是天生的语言学习迟缓,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b”和“ai”就能发出“拜”的音。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有一个词叫做“偏见”或者“成见”,但是我现在明白从那时起班主任就对我有了成见,可能她觉得我就是一个后进生的好材料吧。

事实也确实如她所料,我果然成了一个后进生,还是最无能的那种。有些人学习差但是体育好,而我,一无所有。

班主任安排座位很有意思,一二年级总是成绩好的坐在前排,成绩差的坐在后排。为了坐的靠前一点,我努力的学习着。后来,我发现学习好的也坐到了我的周围,前排变成了一些买得起名牌的同学。

这下终于断了我坐到前排的希望。

于是,那六年里我的座位一直在后三排不停的徘徊,而且大多数时候我是和垃圾桶为伴。父母常说:“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我想我这几年倒是一直感受着家的味道。

这感觉真好。

加载更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