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翻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依依:不舍之貌。《楚辞》“恋恋兮依依。”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更待:再等;再过。

译文参考:1、苏轼著冯应榴注.苏轼诗集合注(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334-1335.2、黄瑞云.两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