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二首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代 

原文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翻译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徙(xǐ)倚(yǐ):徘徊。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吊古:哀吊,凭吊。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

晴不风:晴空万里,波澜不惊。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

杪(miǎo)秋:晚秋。君山:全称君山岛,位于湖南岳阳东部的洞庭湖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

白首:白发。这里指为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色草。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译文参考:1、陈与义著白敦仁注.陈与义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48-5522、原建平.基础训练文言文全解·初中(人教版新课标):大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