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原文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

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

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翻译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遥踱步慢悠悠。

五紽:指缝制细密。五,通“午”,岐出、交错的意思;紽(tuó驼),丝结、丝钮,毛传释为数(cù促),即细密。食(sì四):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委蛇(wěiyí尾移):音义并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身穿一件羔皮袄,素丝密缝做工巧。逍遥踱步慢悠悠,公餐饱腹已退朝。

革:裘里。緎(yù玉):缝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丝纳缝质量高。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缝:皮裘;一说缝合之处。总(zǒng):纽结。一说毛诗传释为“数”,与紽同。

译文参考: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5-36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