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原文: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
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翻译: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钓鱼竹竿细又长,曾经垂钓淇水上。难道不把旧地想,路远无法归故乡。
籊(tì)籊:长而尖削貌。尔思:想念你。尔,你。致:到。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水荡荡流右边。姑娘长大要出嫁,父母兄弟离得远。
泉源:一说水名。即百泉,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水。行:远嫁。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流左边。嫣然一笑皓齿露,身佩美玉赛天仙。
瑳(cuō):玉色洁白,这里指露齿巧笑状。傩(nuó):通“娜”,婀娜。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淇水悠悠日夜流,桧木桨儿柏木舟。驾车出游四处逛,以解心里思乡愁。
滺(yōu):河水荡漾之状。楫(jí):船桨。桧、松:木名。桧(guì),柏叶松身。驾言:本意是驾车,这里是操舟。言,语助词,相当“而”字。写(xiè):通“泻”,宣泄,排解。
译文参考:1、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0-1222、王秀梅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