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陌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原文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翻译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洛阳陌:亦名“洛阳道”,古乐曲名。属横吹曲辞。白玉:喻面目皎好、白晰如玉之貌。白玉谁家郎:用的是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晋书·潘岳传》记载:“(潘)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天律:洛阳桥名。在洛水上。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东陌:洛阳城东的大道,那里桃李成行,阳春时节,城中男女多去那里看花。用潘岳典。《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梁简文帝《洛阳道》:“玉车争晓入,潘果溢高箱。”

译文参考:1、昌炳兰编著.历代名人咏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67-68.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6-197.